|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稳 日期:1999-05-11
【新税网北京05/11/99信息】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市场
竞争激烈,目前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东京国际金融
中心的象征——东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东证)的盛衰变迁,不难看出其国际
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下降。
东证的前身是设立于1878年5月的东京股票交易所。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增
长,东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期东证的增
长速度达到了鼎盛。1989年12月29日,日经股指一度创下了38915点的天价。股
价暴涨,使在东证上市的企业剧增,股票时价总额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度成
为全球最大的证交所。然而,纽约和伦敦证交所在分别经历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
代后期一场深刻的金融体系大改革后,竞争力大大提高。近来,纽约证交所以美
国经济高涨为后盾,股市如日中天,道-琼斯股指已登上11000点大关。
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暴跌、交易量萎缩,导致东
证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的地位不断下降,日经股指去年10月跌至12879.97点的低位。
目前虽有所回升,但依然在16500点左右徘徊。1998年底,东证的股票价格总额
仅为纽约证交所的20%。由于股市长期低迷,成交量极度萎缩,进一步加大了企
业在股市筹资的难度,迫使一些外国企业取消或暂停在东证上市。去年,中国天
津夏利、英国C&P等6 家公司取消或推迟在东证上市。在东证上市的外国公司也
已从高峰期的127家减少到去年12月的53家。近3年来还没有一家外国公司在东证
上市。去年外国公司股票的日均成交量只有8万股,不足高峰期的三十分之一。个
人投资者也纷纷撤离股市,导致资金大量外流。去年,日本个人投资者交易额仅占
股票交易总额的10.4%,创历史最低点。
日本金融体系在改革过程中废除了股票买卖必须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的法律规
定。从去年12月1日起,允许证券公司在场外交易。因此,许多投资公司为了降
低成本,尽量通过证券公司在不交纳交易手续费的场外进行交易。今年2月份,
在场外交易的资金总额已相当于东证2月份成交总额的10%。预计,场外交易今
后还将大幅增长。场外交易的增长致使场内交易不断萎缩,大大地影响了东证在
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金融界人士认为,东证的衰败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甚至还将动摇东京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根基。因此,新加坡、香港等亚洲一些新
兴的金融市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赶上甚至超过东京的金融市场。
面对挑战和机遇,东证正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增强自由、公正、
公平性和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放宽上市标准;加强同
纽约证交所等交易所的合作,互换证券交易信息,促进国际化进程,以及进一步
完善管理措施,增强东证的活力和市场魅力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在东证上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