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元区国家经济对中国有影响 日期:1999-04-21
【新税网北京04/21/99信息】 欧元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从长期和
短期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从长期来看,如果真如一般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组织所
预料的那样,欧元的启动将导致欧元区国家GDP增长速度的提高和利率水平的下
降,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将会增加,中国可以从欧元区吸引到更多的资本。欧洲
统一的金融大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金融机构以较便宜的成本筹集到自己所需要
的资金。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欧元启动为中国调整外汇储备和外债的币种结构,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从而降低美元大幅度下跌所造成的风险提供有效途径。从总
体上看,欧元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从短期来看,欧元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则是相当不确定的。欧元区国家经
济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欧元区国家GDP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创造效应;
欧元区区内贸易交易成本降低对中国出口的贸易转移效应;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
出口的相对价格效应。
贸易的创造效用。非欧元区国家出口对欧元区国家GDP变动的弹性有较大差
别。据估算,中东欧国家出口对欧元区的收入弹性是1.5(欧元区GDP每增一个百
分点,中欧国家对欧元区的出口将增加一点五个百分点)。中东欧国家对欧元区G
DP的变动比一般国家大。这主要是因为中东欧国家对欧元区出口在本国出口中所
占比重很大。同时,这些国家对欧元区出口的商品结构决定了出口对欧元区经济
活动水平的变动十分敏感。与此相对比,由于以单一的初级产品为主,非洲法郎
区国家对欧元区出口的收入弹性则只有0.6。从出口的商品结构来看,中国较接近
中东欧国家。但是中国对欧元区国家出口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中东欧国家和非
洲法郎区国家都低许多。因而可以猜测中国对欧元区国家出口的收入弹性不会超
过0.6。
贸易转移效用。IMF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欧元区的区内贸易成本和价格将
下降一个百分点。经验数字表明,区外国家对欧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为0.6至
3。这就是说,欧元区的建立将使区外国家对欧元区的出口下降0.6%至3%。一般
研究显示,尽管欧元的启动对EU成员国的影响显著,但对除中东欧、地中海国家
和某些非洲法郎区国家外的非欧元成员国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占中国总出口的18%左右,中国的出口可能因欧元区出现所产生的转移效应而减
少1.1%至5.4%左右。
价格弹性(汇率弹性)。欧元汇率的变化会引起同欧元区国家进行贸易的非欧元
国净出口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将通过进出口乘数和进(出)口率导致该国GDP的变化。
在中国由于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进出口乘数较小。设中国净出口乘数为1.5,
净出口弹性为0.5。由于中国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为0.20,若欧元的有效实际汇率
上升1%,则中国的GDP将下降0.15个百分点。
欧元区国家利息率的变化大概主要是通过汇率的变化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和G
DP增长的。
从以上可看出,就贸易创造效应而言,欧元启动对中国贸易的促进作用是不
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会被贸易转移效应所抵消。中国对欧出口主
要还是要看欧元区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目前,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远不如预想的
那么强劲,欧元区国家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相继降息,欧元在启动之后不久
便持续走软。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中国增加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另一方面,
欧元启动之后,欧元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加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欧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一个明显积极作用是减少了我国贸易结算的复杂。中
国企业不必再为同各个成员国的贸易而进行货币兑换、减少了汇率风险和交易费
用。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营节约更多的费用。统一记帐单位的使用使欧元国家价
格更具透明性,便于中国企业确定成本优势之所在。但是,与此同时,中国金融
机构和企业也必须对自己的财务和统计工作乃至计算机系统进行重大调整。欧元
启动对中国企业交易成本的净影响是什么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统一的欧洲金融大市场的出现,将降低欧洲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这对中国
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因素。但是,这对于中国的融资决策来说似乎还不是一个重
要因素。至于欧洲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因资产组合多样化的考虑而增加对中国
的投资则更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从长远来看和从战略上看,欧元的启动对中国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从
短期来看,欧元启动对中国出口和引资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为了适应欧元
启动所形成的新格局,中国做出政策调整是必要的(如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需要调
整)。但是,这些调整应是渐进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