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济真的走出低谷了吗? 日期:1999-07-02
【新税网北京07/02/99信息】 一年多来亚洲金融危机最直接的打击逐
渐远去,日本政府推出的以公共事业、住房投资为中心的经济对策效果逐渐显现,
1-3月份国民生产总值出现了令人意外的高增长。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开始脱离
谷底,其根据是对亚洲出口增长,主要支柱产业结束库存调整,生产恢复以及股
价上涨。
经济复苏的第一个信号是出口增加。3月份,位于千叶县成田市和市川市之
间的成田机场货运中心货物出口总量时隔一年转为增加,4月份、5月份继续保
持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增长近两成。另外,日本的一些支柱产业和高科技材料
解决了库存过剩问题,逐步转向增产。其中,钢铁行业通过减产进行库存调整,
5月末建筑用钢材的代表品种H型钢库存比一年前减少了20%,钢材流通市场
又恢复到适当水平。便携电话用闪存等高科技产品价格从今春开始上涨20%,
富士通、三菱电机等公司计划夏季开始进行增产。公寓行业也从库存调整开始迈
进购置新地的阶段。自从日本政府颁布住宅减税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交易明显
增加,据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社长角田胜司预测,1-6月份东京地区公寓出
售数量可能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清基础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小卷泰之认为1-3月份日本经济增长1.9
%中经济政策效果明显。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政府相继推出了公共投资、住宅
投资、地区振兴商券等一系列经济对策,由这些政策效果引起的经济增长占1.
3%。
但是,1-3月份出现的高增长并不等于日本经济就此摆脱谷底,这是因为
日本经济中企业设备过剩、大幅裁员、个人消费低迷等问题还没有解决。
日本经济是否能走出谷底的关键在于裁员的效果和副作用之间的抗衡。日本
设备过剩达80万亿日元,如果在两年之内废弃其中的一半(40万亿日元)的
过剩设备,就必须裁员240万人。日本经济新闻公司综合经济数据库测算,1
999年度的经常利润将比不裁员增加9.9%,2000年度将增加利润25
.6%。
但是裁员产生的副作用是雇佣条件恶化,员工所得减少。股票比例在日本家
庭消费中所占比例很低,大部分家庭消费要依靠工资收入和存款,因此裁员必将
加剧个人消费低迷。个人消费低迷之后将导致商品过剩、生产减少、设备过剩,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经济要走出谷底,首先应着手解决雇佣问题,其次是延
续经济对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