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经济雨过天初晴 日期:1999-07-02
【新税网北京07/02/99信息】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两周年之际,越来
越多的迹象表明,亚洲经济已扭转萎缩的局面,进入了复苏轨道。
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东南亚国家和韩国货币
大幅贬值,股市不断暴跌,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二是有关国家经济从快速增长陷
入严重衰退,整个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三是经济萎缩导致大批银行、公司倒闭,
失业队伍扩大,贫困人口激增;四是经济困难造成的社会问题在一些国家引发了
政局动荡和政权更迭。
如今,这些危机的主要特征正在逐步消失。首先,动荡了一年多的亚洲金融
市场已经基本恢复稳定。今年初以来,亚洲金融市场先后受到了欧元启动、巴西
货币贬值、日元汇率再度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人们曾担心的新一轮金融动荡
并未出现。相反,泰国、菲律宾、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汇率同危机最严重时相
比,已分别反弹了20%至80%左右,并开始逐步脱离外来因素的制约。作为经济
复苏先兆的亚洲股市,今年上半年总体上是升多跌少。4月份后,受本地区经济
形势好转、外资回流、利率下降等因素的激励,多数亚洲国家股市更是气势如虹,
连创新高,股市指数已回升到或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其次,一些亚洲国家经济已从严重衰退转入微弱增长。今年第一季度,韩国
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6%,同危机爆发前的发展速度相似。而去年,韩国经济
出现了5.5%的负增长。新加坡去年第四季度经济也是负增长,但是今年首季增长
了1.2%。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去年下滑了0.5%,今年首季增长了1.2%。马来
西亚经济今年2月和3月份也止跌回升,增长了1.4%。亚洲开发银行最近估计,今
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去年的2.6%加快到4.4%,明年可望达到
5.1%。
第三,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银行和公司倒闭、失业和贫困人口激增等现象
也得到缓解。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的银行和企业正在重整旗鼓,探索
新的发展生机。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亦开始明显下降。
第四,一些国家政府在国际社会援助下采取扶贫措施,减少了金融危机的社
会影响。除印尼这样的个别国家外,金融危机在亚洲国家引发的政局动荡局面已
基本结束。
显然,亚洲经济的复苏进程比人们原先估计的要快一些。这是有关国家过去
两年来认真吸取教训、全面展开经济调整的结果。目前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已大
大提高,经常帐户出现大量盈余,利率也大幅下降,外国资金开始重返亚洲市场。
这些有利因素增强了亚洲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因素冲击的“免疫力”,为经济复苏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专家们普遍认为,亚洲经济复苏还刚刚起步,实现稳步增长还需要一、
二年的时间。亚洲国家重振经济的进程将取决于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生产结构的调
整。此外,亚洲国家今后的发展思路也需从依赖出口转变为刺激内需。由于国际
市场供过于求造成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利润减少,亚洲国家必须重视开发国内市
场,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