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利率美经济界争论不休 日期:1999-06-25
【新税网北京06/25/99信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7日
表示将采取“先发制人”行动防止通货膨胀后,美国国内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对于国内经济走势和美联储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美国经济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
意见,这次则是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又一轮争论。
主张提高利率的人认为,去年夏天美国经济已经过热,联储曾准备提高利率
使经济降温,但由于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为了刺激内需,防止境外通货紧缩给
美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联储改变策略,接连三次降低利率,结果股市节节上升,
需求大量增加。目前美国经济比去年降息前还热,尽管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尚存,联储需要采取行动,制止通胀抬头。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继今年4月消费物价大幅上升后,美5月份的物价已
保持稳定,预计6月份仅有小幅上升,美国经济将继续在低通胀的情况下增长。
他们认为,联储应维持现行利率不变,即使在今后几个月中通胀率有小幅上升,
也没有必要上调利率。
利率问题上的两种主张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经济观。在主张提高利率的
人看来,供求关系仍然在美国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劳动市场趋紧时,工资就
会增加;当需求旺盛时,物价就会上升;如果失业率降到6%以下,就会出现通货
膨胀。因此近几年随着失业率的下降,他们不断要求提高利率。而反对提高利率
的人则认为,高新技术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工资上升及通货膨胀的压力,
美国实际上已进入高增长和低通胀并存的新经济时代,老的宏观调节办法已经不
适用于新的经济形势。他们还指出,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已降到4.2%,大大低于6%
的所谓“危险线”,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如果联储在5年前就按一些人的意见提
高利率,那么美国经济近年来的年增幅将是2.3%,而不是实际上已经达到的3.5%,
那样的话美国会损失1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250万个就业机会。
在美联储内,格林斯潘属于新经济派,过去几年中他多次反对提高利率。但
此次他对提高利率的主张表示赞同,表明他确实看到了通货膨胀抬头的危险。从
格林斯潘最近的讲话来看,他有几个担心。首先他担心劳动市场紧缺会加大工资
上升的压力。他虽然认为高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同时
也指出生产率的提高不会永无止境。此外,他还担心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将使美国
失去从国外购进廉价商品的优势,从而对国内的物价形成压力,由此引发通货膨
胀。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格林斯潘表示有必要“先发制人”,在目前小幅升抬利
率,避免以后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