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住国际互联网贸易税收漏洞 日期:1999-06-24
【新税网北京06/24/99信息】 国际互联网贸易为商业部门和消费者创
造了令人兴奋的机遇。据报道:1998年,全球企业的国际互联网贸易额已达
430亿美元。另据美国商务部估计:到2000年,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商
业交易将超过3000亿美元。据国际互联网广告部的调查,1997年各公司
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广告费达9.06亿美元,是1996年的3倍。国际互联网
贸易导致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等政府税款大量流失,国际避
税问题加剧。
高速创新的国际互联网贸易
当今世界处于飞速发展创新之中,而这种发展创新又因国际互联网的应用而
具有超乎寻常的速度。这种速度主要来源于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
创新,以及这些技术高速地从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人
类在互联网络产生后的近30年中创造的科研成果为这以前两千年创造成果的1
0倍。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又使科研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呈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企业不断采用网络支术使商业流通和劳务提供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而税收政策
制度由于自身的特性,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府对税收制度的创新速度似乎还
跟不上国际互联网贸易方式的创新速度。造成国际互联网贸易领域税收政策、制
度的空白。即使个别国家仓促制定一些应急措施,也难以做到中性、公正、缜密,
必然出现税款流失、税负不公等问题。
隐蔽、无形的国际互联网贸易
国际互联网贸易中,许多产品被数字化、无形化了,传统的纸张等载体在国
际互联网贸易中已无用武之地。数字化资讯以0.1数字的形式以光速传向世界
各个角落。货币、账目的无纸化,使税收当局难于追踪审计,而加密技术的运用
又使本已无形化的产品、账目更加隐蔽。无形性和隐蔽性使税务当局对交易的内
容和性质难以判断和区分,成为造成税务征管、所得性质的判定方面难题的重要
原因。
超领土意义的一体化种分散化并存中的国际互联网贸易
国际互联网的运用使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在“
网络空间”似乎大大地被“压缩”了,有人甚至称整个世界为“地球村”。在被
缩小了并一体化了的“网络空间”中,国际互联网贸易几乎不受地理概念的限制,
国界、海关在“网络空间”中消失。国际互联网贸易可以轻松地超越领土、政治
上的边界而在世界上的任何两点之间进行。整个世界似乎一体化为一个国家。而
正是在高度一体化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设计、生产、销售的分
散化。看似分散而实际高度一体化的跨国企业风靡世界。企业的分散形式使其经
营活动跨越多个国家,却又没有一个国家有充分的税收管辖权对其涉税行为征税。
流动性极大的国际互联网贸易
国际互联网贸易加大了贸易方式的灵活性,从事贸易活动的主体,包括买方、
卖方都可以随时变更自己的地址。国际贸易不再是大跨国公司的专利,它正在成
为中小公司的正常业务。企业变更地址的成本在网络时代变得极低,企业只需一
台电脑、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设立网址,从
事经营活动。而过去劳务提供者必须出场的人的流动也可以在网络空间上通过可
视技术实现虚拟的即时的“流动”,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人、财、物的流动性。这
种高速的流动性给在企业地址相对固定的年代制定的税收政策制度提出了新的课
题,已成为企业避税加剧等税收问题的重要原因。
国际互联网贸易具有高度的不均衡性
国际互联网贸易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极不均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互联
网贸易中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如美欧占国际互联网贸易约80%以上的贸易额。
而一国在国际互联网贸易中所占有的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对国际互联网
贸易及相关税收政策原则运用上的态度。美国等占国际互联网贸易份额大的国家
倾向于免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互联网贸易给其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他“损失”
的一点点税收收入。 (a990623004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