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最好的是环境 最坏的是重税” 日期:1999-06-14
【新税网北京06/14/99信息】 前些时候,世界著名大报如《每日邮报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登载了这样一条
消息:世界头号传媒大王默多克的资产和纳税不成比例,有偷税嫌疑……偷税在
西方是一项十分严重的犯罪,消息传开,公众一片哗然。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
英国、澳洲(为其主要资产所在国)政府皆派出税收专家,全面调查其所属新闻
集团的纳税情况,而最上心的还要数美国税务部门——早就想抓住“狐狸尾巴”
了,这一次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然而,查税的结果却令公众失望,资产
排名世界前二十位的默多克竟没有偷税问题,气得默多克的对手美国时代华纳公
司的总裁利文和副总裁特纳称其为“老狐狸”。事后,澳洲几家报纸登出了默多
克多少有些带点自我解嘲的辩解:“……能够合法地避税,这是我的本事!”默
多克是怎样利用法律缝隙合法避税的,一般人自然不得而知,但他在西方(特别
是在美国)却因此口碑不好。
澳洲是个福利国家,其庞大的福利开支全靠税收支撑,故而不仅税重,而且
对逃税人的量刑也远比对一般罪犯要重。澳洲的税收主要是来自个人所得税和资
产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如下:人均年收入在5400美元以内不缴税,年
收入在5400美元~2.7万美元缴20%的税,人均年收入在2.7万美元
~3.5万美元缴30%的税,人均年收入在3.5万美元~5万美元缴43%
的税,人均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缴47%的税……以此类推,不一而足。一般
说来,一个人收入越高缴税越多,资产越多纳税越多。配合税收制度,澳洲还建
立了“富不过三代”的继承法,即父母把财产继承给子女,继承得越多,税率越
高。继承到孙子这一代时,往往所剩无几。比如:一个企业家拥有的财产为10
0%,继承到儿子时,不到60%;继承到孙子时,不到30%……再往下一代
推移时,已基本得不到祖上的“庇荫”。
在澳洲税收高,而社会保障制度又比较健全,故而有时甚至出现税后收入跟
在家领取失业救济金差不多。笔者的邻居麦可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单身汉,失业已
经3年,但一天到晚却忙着到海边去钓鱼、冲浪、晒太阳,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我问他为什么不到“联邦就业服务处”(CES)登记,争取再就业,他笑嘻嘻
地回答:“个人所得税那么重,上班不划算!”他扳起手指给我算了一笔账:失
业在家每周可以领取近200澳元的生活费,钱不多,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而
到工厂上班那么辛苦,周薪也不过300澳元,纳税后,再除去养车、租房、娱
乐等费用,实际上比领取失业救济金多不了几个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大不了这一辈子就住在公房里(澳洲政府为租不起房者所建的免费房屋),开一
辆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老爷车罢了!”在澳洲像麦可这样得过且过,宁愿在家坐着
吃福利,也不愿做一个光荣纳税人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澳洲人皆以平常之
心来对待纳税:“我们不纳税,国家怎样运转?”“羊毛出在羊身上,纳了税,
我们就有权利享受国家提供的种种福利。”“如果不纳税,则将出现‘民富国穷’
的现象,国家穷了,个人还有什么富可言?”澳大利亚全国大选时,两党皆以减
税为吸引选票的方法,殊不知许多选民并不吃这一套。不少人还在报纸上著文说
愿意纳税,否则澳大利亚怎么会成为“幸运的国家”,怎么会让无家可归的人有
房可住、有饭可吃。故而人们纳税时皆自觉纳税,绝少抱怨之声和抗税之举(国
家对此一定会严惩)。这种纳税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据说从幼儿开始,
家庭和学校就开始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进行税务知识的教育,并且长
年坚持不懈,其长大后自然就“寓税于心”了。其实,身在一个纳税意识浓郁,
人人都是纳税人的氛围里,孩子们随时随地可能受到教育,且不说买房、买车要
纳税,就连买一个张口就啃的汉堡包也要纳税。
说到澳洲税收的严厉,便想起在《澳洲人报》上看到这样一则趣事:某日,
税务人员到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老太太家收税(在澳洲行动不便者,税务人员可
为其提供上门服务),这位无亲无戚的孤老太太说:“无力缴税,希望政府减免。”
税务人员便奇怪地问道:“你有百万资产,怎会缴不起这点税?”老太太便指着
自己这幢占地十余亩、临海向阳的花园式楼房说:“喏,这就是那一百万资产,
既不能吃又不能穿,每月还得花钱请人养护!我都是靠早年的一点积蓄艰难度日,
哪儿有钱缴税?”老太太究竟该不该缴税?由媒体牵头在澳洲引起了一场讨论,
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是“税法面前人人平等”,老太太应该将这栋楼房卖掉,去
住公房或进养老院,这样既有钱缴税也免了后顾之忧……这位老太太最后是否缴
税,大家不得而知,但却知道,如果老太太抗税不缴的话,不仅可能吃官司,而
她那“百万资产”也可能被没收。
去年底今年初,澳洲税务机关为堵住税务“黑洞”,对一批有偷税嫌疑的知
名人士进行了追查。比较知名的如联邦独立参议员柯斯顿,据传媒称,其一年有
可能逃税数万,然而正当税务机关穷追猛打之时,这位参议员却因“惊吓”而病
重住迸医院,税务机关虽然放慢了追查速度,但并没有中止调查。此案目前还在
继续审理之中。
岂止柯斯顿参议员?澳洲首富帕克尔是一个出版传播有限公司的总裁,所经
营的生意广而大:有澳洲收视率最高的九号电视台,墨尔本的皇冠赌场,发行量
不菲的杂志,同时还拥有澳洲第一大报纸《悉尼晨锋报》的20%的控股权及其
他一些投资行业……据说帕克尔与澳洲总理霍华德的私交甚好,但凡制定经济方
面的国策,霍华德都要向他请教。然而,即便像帕克尔这样的大富翁也逃不过税
务机关的追查和起诉。澳洲税务机关发现,帕克尔几年来才缴了数百元税,而在
澳洲就连一般的清洁工每年缴的税也在5000澳元以上。于是税务机关对帕克
尔进行了起诉,只是由于其雇请了世界上最知名的法律、税务专家帮忙,才得以
暂时逃脱惩罚。但税务机关却没有因此罢休,声称:“早晚要抓住他的把柄……”
“逃税”之事,对帕克尔在澳洲的声望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后来帕克尔家族便想
方设法通过捐钱给慈善机构来挽回影响。
曾问过多位大陆新移民:“你觉得澳洲最好的是什么?最不好的是什么?”
回答大同小异:“澳洲最好的是环境,最不好的是税重!”有意思的是,其中不
乏领取失业救济金者。吃着纳税人的“供奉”却说税重不好,这恐怕与从小缺乏
税务教育,纳税意识欠缺不无关系! (a99061100403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