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 日期:1999-06-07
【新税网北京06/07/99信息】 智利中央银行研究部经理费利佩·莫兰
德最近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现象,是经
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各国经贸发展带来大量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莫兰德说,各国经济贸易可以从全球化中得到莫大益处:一,作为全球化重
要组成部分的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国民经济增长,使出口国更加充分利用
其资源;二,全球化推动了资金流动,资金匮乏的国家能够获得大量外资来进行
建设。他指出,若不搞经济对外开放,象智利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但缺少资金
的小国就不可能有今日的高速发展。
莫兰德认为,全球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程度
越高,受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利影响的可能越大,中小规模经济更是如此。近年
来,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并波及其它地区。有人将此归咎于全球化,提出改变经济
模式,另寻出路。但在莫兰德看来,为躲避金融危机而闭关锁国的做法是不可取
的,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并加以利用,同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建立抵御危机
的机制,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当谈到智利的具体做法时,莫兰德说,智利在出口看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储备了不少外汇,1997年底达到180多亿美元。去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外汇储备为缓解危机的冲击起到了重要作用。
莫兰德说,铜是智利第一大出口创汇产品,国营铜公司的上缴利润是政府财
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以丰补欠和确保这一创汇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智利早在
1987年就建立了“稳定铜价基金”。政府每年将铜公司因铜出口实价超出预
期所获的部分盈利存入基金,待铜价下跌时弥补因此造成的财政亏空。去年铜价
低迷不振,政府便动用基金以减轻国家财政受到的影响。
据介绍,智利在金融方面也制定了十分谨慎的政策。央行1991年开始对
外国投资实行抵押金制,即所有非直接生产性投资进入智利后须将总额的30%
存入央行一年,其间不计利息。这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短期投机性资金的流入。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智利没有发生外资大量抽逃现象,上述限制措施功不可
没。但为了适应全球化需要、吸引更多外资,智利央行自去年9月暂时中止实行
抵押金制。
莫兰德在结束谈话时强调,对经济全球化不宜采取因噎废食的态度,而应趋
利避害,争取从中获取尽可能大的利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