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美国股市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日期:1999-06-03
【新税网北京06/03/99信息】 近几个月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继3月
底道·琼斯指数突破一万点以后,5月又突破了1.1万点。为华尔街股市的历史写下
了新的一页。在道 -琼斯指数的103年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段时期像近几年那
样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和飙升幅度如此之大的牛市。
实际上,道·琼斯指数还不能完全反映美国股市劲升的现实。据统计, 1998
年道·琼斯(30种工业公司)的指数上升了16.1%;如果按标准普尔(500家)指
数计算则上升了26.7%;以科技股为主的那斯达克指数在一年内上涨了40%。
从根本上说,美国股市的牛气冲天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也由
于美国股市的劲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这两者的相互推动和良性循环是当前
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美国经济已经持续上升了近八年,而且各项经济指标几乎都处在历史最佳纪
录。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3.9%,都是1984年以来的最大
增幅。今年一季度增长势头不减,年率高达4.5%。1998年工业生产增加了5%,
开工率达83.4%。某些产品增幅惊人:半导体达40.1%,电力机械达19.5%,飞
机为11.8%。正如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指出,从1991年以来,美
国经济的增长中有2/3是与电脑信息等高技术产品有关。
与此同时,1998年通货膨胀率只有1%,是1949年以来最低的;失业率降到
28年来最低水平,近几年有1000多万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财政预算消灭了持
续30年的赤字,第一次出现了盈余;利率下降,住房抵押利率是30年来最低的;
企业利润也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克林顿总统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踌躇满志地
声称:“美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具活力、最有竞争性、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之
中。不过我们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近20年来,美国家庭持有股票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据联邦储备委员会不久前
公布的材料:1980年时,美国有14%的家庭持有股票,1989年增至 31.7%,199
8年底又进一步增至45%。美国报刊说:“美国人已把投资股票当作储蓄投资的首
选方式,成为美国国民生活的一部分”,参与股市的股民“像湖水一样地涌入”。
到去年年底,家庭持有股票的市值达10.8万亿美元,为10年前的380%。《纽约时
报》说:“随着股市暴涨,近几年来美国家庭的财富增加了一倍多”,“人们正
在花掉这些新增加的财富”。这就使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空前旺盛,促进经济不
断增长。英国《金融时报》说:“如今的股票市场在美国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据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估算,今年一季度,美国国民生
产总值增加中有 1/3是由于股票升值所带来的。
美国股市兴旺不但使美国人“欢欣鼓舞”(格林斯潘的话),也使海外投资
者逐利心切,前来购买美国股票。1996年欧洲流入美国股市的资金只有54亿美元,
1997年达630亿美元,1998年达720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流入美国资金的
比重更是大增。《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股市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增大,甚至说:
“全球经济繁荣取决于美国股市的持续坚挺。迄今为止,一切顺利。”
美国股市涨得这么高是不是“高处不胜寒”?会不会出现崩溃?或者说这是
不是泡沫的表现呢?对此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年道·琼斯指数突破90
00大关时就有不少报刊和专家大呼美国泡沫经济严重,甚至面临破灭。结果股市
虽有起伏,却一再创造新高。而现在一些专家认为美国股市“牛气未消”,上升
还有余地,还有人预测到2010年将突破三万大关。
股票市场属“虚拟资本”一部分。亚洲金融危机后,人们对虚拟资本有点谈
虎色变,甚至与泡沫经济划上等号。事实上,虚拟资本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
点之一,今后还会有进一步发展,泡沫经济也不能完全避免。问题是恰当地控制
其比重,中国古书上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从现实情况来说,
有一点泡沫也不怕,如果工资上不去,股市又是一潭死水,要促进内需岂不容易
落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