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估全球经济格局 日期:1999-06-02
【新税网北京06/02/99信息】 科索活战争和中国驻南使馆遭袭击事件
发生后,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并寻找其背后的经济根源。各国的经济利益在何
处?全球格局将如何演化?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
了中国金融学院贺力平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盛洪博士、大通曼哈顿银
行副总裁朝晖博士。
战争是美经济调整的需要
美国是享受世界和平红利最多的国家,同时也常是战争最大的受益者。美国
经济已持续9年高增长,4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0.7%,联储有了提高利
率的偌向。种种迹象表明,迟早要来临的结构调整为期不远了。
陈平教授认为发动局部战争已成了美国摆脱经济困境的惯用手法。战争的直
接受益者是军火商,据统计,战争中90%的军火来自美国。武器的更新速度是
很快的,如果没有订单,储存和销毁都是有很大费用的。一旦战争爆发,利润就
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军火商的腰包。
盛洪认为美国已经形成军转民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军火商获得利
润后,致力于技术改进,传导至民用领域,增强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很多科
技进步都是由对武器的研制导致的,比如现在的电脑、网络等。盛洪说,美国有
能力打赢战争,提高了金融信用,使其可吸引到更多的资金,使世界更加依赖美
元,用它来储备,用它来交易,大大加强了美国的金融地位。
欧元美元的竞争
美国现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资金流入国,要留住资金,要维护巨额的贸易赤
字,就必须保住美元的地位。
贺力平教授认为近二、三十年能对美元提出挑战的只有欧元。两种货币之间
有种竞争关系,如果美元地位被削弱,美经济将面临巨大的调整。美元汇率下降,
进口就会减少,物价就会上升,就会引发通货膨胀,要防止汇率下降,就只能提
高利率,而提高利率会对投资和消费形成巨大打击。所以美元现行的强势地位对
美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盟国家,为了统一货币的长远利益,在趋同标准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
在欧元因南联盟战争变得前景很不明朗,战争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已贬值10
%。战争使得政策难以稳定,尽管欧洲中央银行有一套较成熟的操作方法,仍无
力扶持欧元。一旦生产者的信心被严重损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贺力平认为欧元的运行机制并无根本缺陷,扭转欧元弱势的关键在于和平。
战争总有其政治的原因,德、法想在欧洲事务中起到更大作用却又羽翼未丰,只
好跟进美国,但其间的利益分歧仍昭然若揭,相信德、意、法部会向着和平的方
向努力。
英国总想发挥超过其实力的作用
英国最强盛的时期已经过去,综合国力日趋下降。可它既不愿被同化进欧洲,
也不甘心只做美国的小兄弟,总想发挥超过其现有经济实力的作用。贺力平认为
正是这一点使得英国总试图影响别国的政策,尤其是美国的政策,以增强它在欧
洲的作用。因此,出现了一些看似怪异的做法:如强烈主张干预,派地面部队、
把人道主义写进北约新宪章等。英国的存在使欧美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了。
英国加入欧元区已是大势所趋,但融入欧洲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英镑的
第一汇率指标是德国马克,说明英国与欧洲密切的经济关系。由于英国利率较高,
英镑有高估的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要求其调整。在英国,制造业反对加入
而金融业支持加入欧元区。由于种种原因,制造业会处于不利地位,金融业上同
样面临竞争。但欧元区的金融中心可能在法兰克福,如果英不加入,可能到伦敦
上市交易的公司会越来越少。在福利制度上,英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大陆,英
希望欧洲大陆与其看齐,但欧洲基于文化理念希望保持这一特色,最后的结果很
可能是取其中。
中国有很大潜力
陈平认为在国际竞争中富有富的坏处,往往富而不强。一国经济发展了,工
资的提高和福利制度的完善大大抬高了劳动力成本,同时地价大幅上升,削弱了
竞争力。并且,富人往往不干脏活儿难活儿。活跃在美国高科技领域的多是外国
人,本地人喜欢从事收入高的医生或律师职业。很难说律师和医生过高的收入是
创造了社会福利还是增加了社会成本。经济学家正在挑战目前的CDP的测量方
法。过度的个人主义使得美国消费过于旺盛。
陈朝晖说,中国出口的商品还是初级产品占大部分,而真正具有最终优势的
还将是高科技产业。要迎头赶上,对中国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
盛洪认为中国有潜力,但差距较大。他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人对现代经济
的理解远不如西方人到位。首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有人认
为带来富强的是市场。其实,政府的结构,融资能力,财政体制的效率都很重要。
其次是对货币体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它还是摄取财富的
手段。经济学一有铸币税的概念,也就是说政府印刷钞票的成本小于其面值,使
用货币的人实际上向发行人交了一笔税。很多小国家的货币“美元化”,甚至放
弃自己的货币,其间美可获得巨大利益。还应看清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了军
工的利润,而不完全是市场上的商业资金。
贺力平认为最终决定竞争力的是市场。并且,历史已证明了中国人的生存能
力和素质。他说凭着这两点,只要能把人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中国是非常有
潜力的。
抵制美货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的商品已很难用国家来界定,美货跟开放之初也早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像国内的麦当劳、肯德基使用的劳工、土地、原材料都是中国的。可能只有好莱
坞电影几乎100%产于美国。
盛洪认为评价商品的标准将是商品带来的效用和它的质量,抵制美货是不可
能持久的,也起不到大大的作用。
当前中国最需做什么
贺力平认为中国稳定的政策经受住了内外挑战的考验,这是我们最大的一笔
财富。当前应抓住机遇,调整体制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形成强
调质量和效率的大环境,避免短期行为。
盛洪也强调了鼓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他说应有一个公平的规则,使大家
可充分地交流竞争,实现分工合作。
陈朝晖认为当前中国最需要做的是把银行整顿好,使之变得更有效率。当然,
消费占到CDP的50%,刺激消费需求也是一件大事。
其实,当前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在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更重要的是对规则制
定的竞争,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规则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国家与国家间的
力量对比。微软标准统领市场后便是赢者通吃。
只有参与规则的制定才更容易获得主动权,盛洪认为我们首先要弄懂搞熟别
人的规则。然后利用我们独特的文化资源参与竞争。 (ac9905280040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