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联邦政府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 日期:1999-06-02
【新税网北京06/02/99信息】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对高新
技术小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目的是确保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在新技术领域的竞争
力。
美国现有的大多数企业巨人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创建者通过掌
握关键性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而得以逐渐成长。小企业在新技术商业化过
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美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新创办的新技术型小企业的发展,
持续不断地涌现新的思想并商业化和市场化,不断淘汰那些停滞不前的企业。这
一过程在美国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保持繁荣的基础,是保持和增强创办那些未来能
对大公司形成挑战的小型企业的活力,是美国公共政策关注的重点。
美国创新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规模巨大。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研究开发
经费投入比所有经合组织国家的投入总和还要多,且呈缓步增加趋势。工业界研
究开发支出中,小企业所占份额从1980年5.6%增加到1995年的14
.5%;相应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投入中由小企业承担的份额在过去10年中保持
了稳定,如1993年,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607亿美元,小企业得到其中
的3.8%。尽管小企业在联邦研究开发投入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高新技术小
企业所获授予专利却保持了较高的比例,1991年高技术小企业或个人所拥有
专利占当年美国国内授予专利总数的38%,相对于所得不多的联邦研究开发资
助,显示出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成功。
美国的经验说明,在现代经济中,较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仍是创新的主要构成。
高技术小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花费只相当于大型企业的九牛一毛,但却产生着
超过一半的技术创新成果。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一项对46种技术、工程和贸易
等期刊所载成果的调查发现,在362个类别的8074个技术创新中,小企业
占了55%以上。
高技术小企业往往在那些容易被大企业忽视的新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占有优势,
在很多行业,小企业比较容易得到资助,因为在小企业创新成果能紧密地面向应
用,其传播和推广也极为迅速。拥有创新技术或产品的小企业通过不断地合并到
大企业中,使创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美国的经验还表明,联邦政府在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
可以通过诸多政策手段鼓励小企业创新活动,如帮助小企业了解和承担联邦政府
研究开发计划、分担技术风险、提供创新活动资金等。通过对支持小企业技术创
新这一公共政策的实施,促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确保美国在全球市
场的竞争力。
美国联邦政府在资助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制定了
一系列的计划予以支持:
1、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
美国国会1980年即立法创建了小企业发展中心计划,在管理、技术和研
究活动等方面对小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援助,达到增加就业和税收,促进经济
增长的目的。过去10多年来,中心在全美国50个州形成网络,平均每年为5
5万个客户提供咨询和培训。
除了为新创建小企业和已有小企业提供各种帮助外,很多中心正逐步加强对
高新技术小企业的技术援助,包括提供技术商业化信息,为技术发明人和制造商
寻找资金支持渠道等。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小企业发展中心即是一个帮助高技术小
企业的典型例子。它把潜在的投资者、销售商、政府代表、高技术行业代表和中
心的客户等信息收集在一起,建立信息库和信息网,通过为客户和投资者举办讲
座、研讨会等向双方介绍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1995年该中心为269
个企业提供咨询,创造了74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等于1995年联邦政
府用于小企业发展中心计划的全部费用。
2、对高新技术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 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针对高技术小
企业设立了贷款计划,其中两个主要的贷款计划每年为大约2300个高技术小
企业提供资助:一类贷款计划为那些无法通过常规借贷得到资金的小企业提供总
额不超过75万美元,比例不超过75%的项目贷款,其中对于贷款要求少于1
0万美元的项目,允许资助比例达到80%;该计划的贷款利率不超过2.75
%。第二类贷款计划主要为小企业建造运转设施、购买机器和设备等提供长期、
固定利率贷款,一般要求项目有5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40%由管理局的
优惠贷款提供,10%由小企业配套,SBA提供的贷款最多为75万美元。
3、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
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是建立于1994年的一个三年示范计划,通过从5
个主要的联邦部门所属研究机构(包括国防部、能源部、健康与公共卫生部、国
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少数资助,使联邦研究机构开发的有创新
意义的技术向小企业转让,并使其商业化。
美国这些联邦研究机构雇佣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的研究和开发预
算达400亿美元之多,这些研究机构的成果常具有很高的商业化价值,但缺乏
有效的机制进行市场化。联邦政府通过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使研究机构的创新设
想和成果能和高新技术小企业结成伙伴,使新技术更加快速地进入市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