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贸易带动亚洲经济复苏 日期:1999-05-28
【新税网北京05/28/99信息】 经过两年的风雨飘摇,亚洲经济如今终
于露出了复苏的曙光,迹象之一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状
况出现好转。
去年,亚洲地区的进口下降了8. 5%,出口仅增长1%,贸易形势十分严
峻。然而根据各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近几个月这一地区的对外贸易均开始回升,
出口增长滑坡的势头得到控制,进口的收缩在很多国家也已经到达谷底。3月份,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的进口都较前一个月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
亚洲制造商对海外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配件的需求渐旺,工业生产开始扩大,整
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趋向活跃。
应该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要想走出困境,有赖于经济结构的全
面调整,特别是金融的改革和企业的重组。但是,作为该地区多年来经济发展的
引擎,对外贸易是否恢复生机对亚洲国家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年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曾导致许多亚洲国家货币急剧贬值。虽然后来这一地
区的贸易顺差明显增加,但原因主要是进口大幅度下滑,而不是出口的劲增。相
反,一些国家由于经济衰退,出口加工型的支柱企业无力进口生产原料,陷入了
进口减少、出口不振的恶性循环。为走出危机泥潭,许多国家把出口当作了复苏
的关键手段。今年以来,这些国家放弃了前阶段实行的紧缩政策,转而采取刺激
经济增长的措施,增加财政开支,使进口需求加大。不少国家的政府还提出要通
过税制方面的优惠来振兴出口。这一地区的企业面对流动资金特别是外汇的短缺,
纷纷开展补偿贸易,靠易货对销的方式换取资金。同时,制造商们开始着意转向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力争恢复出口增长的势头,并把主要的出口方向对准美欧等
有活力的市场,以弥补对本地区出口的不足。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亚洲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今年有望增长4. 4%,大大
好于1998年的2. 6%。一些分析家指出,随着亚洲经济增长的逐渐恢复,
亚洲地区内部的贸易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回升,全球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反弹,
也对以美元结算的亚洲贸易有推动作用。而进出口的增长,又将带动亚洲经济的
复苏。
不过,就目前而言,亚洲的贸易前景仍阴云密布,不容过分乐观。首先,随
着地区经济形势的好转,货币贬值的国家经过市场混乱及调整,出口竞争力将全
面提高。同时它们之间的出口竞争也将异常激烈。其次,亚洲地区近来出口的增
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外部的强劲需求,而不是内需的明显增加。由于美国
经济表现良好,处在经济危机中的亚洲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近年都有不同程度
的提高。一旦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亚洲当前贸易上升走势就会受到影响。第三,
今年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仍然严峻。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牵动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
增长趋缓的调整期,国际市场萎缩,出口难度加大。由于出口竞争加剧,贸易磨
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西方国家为限制进口而采取的反倾销行动
和涉及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这些都对亚洲各国的出口产生了钳制作用。
过去几十年,由于自身的条件和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东亚和东南亚的多数
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例如日本制造
业有三分之一的产品是外销的,韩国对外贸依赖度最高的时候超过了60%,东
南亚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旦国际经济环境有变,这些国家的经
济增长就会出现滑坡。有鉴于此,不少亚洲国家已经开始注重同时开拓国际和国
内两个市场。泰国政府已经通过了总金额约为15亿美元的刺激内需一揽子方案,
其它国家也纷纷制定计划,尤其是努力扩大内需和促进地区内部贸易,努力使端
倪初露的经济复苏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