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经济仍有暗流涌动 日期:1999-05-25
【新税网北京05/25/99信息】 持续了半年多的东亚金融危机最近开始
减缓。如何判断金融危机的走势,国际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危机已
是强弩之末,东亚经济复苏将比预料的时间提前;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仍
有暗流涌动,一些不利因素仍在左右危机的走势,危机仍有反复的可能。
此间经济学家普遍赞同后一种看法。毋庸置疑,经过有关国家一段时间以来
的经济调整和改革,东亚的金融危机最近出现了缓解的迹象:金融市场趋于稳定,
投资信心有所恢复,外资开始回流,东亚股市和汇市近日普遍上扬。但就此认为
金融危机已近尾声还为时过早。形势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日前
警告的那样,东亚仍没有度过金融危机的危险期,甚至还有可能遭受第二轮风暴
的冲击。
首先是国际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日本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和金融
市场的动荡。今年4月初,日本政府推出的经济改革方案令日本各界大失所望,
致使日本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1991年9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日本是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日本发生经济危机,日本的银行和投资商就大量撤
回投资,加重了东南亚国家的资金短缺。再者,东亚一些国家的货币一直受日元
牵制,经济上对日本过度依赖,因此金融危机能否缓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
经济稳定与否。
其次,制约金融危机的政治因素仍存在着难以捉摸的变数。处于转折阶段的
印尼成了国际关注的焦点。分析家们认为,印尼政局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该国暗淡
的经济局面已经结束,老百姓能否接受新政府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尚属未知数,
因此印尼很难说服国际组织继续向它提供援助,由此有可能产生新的信心危机,
从而影响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化解。
第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还很脆弱,经不起反复冲击,特别是导致
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的诸多因素还远未消除,如居高不下的外债、预计今年将达
到高峰的银行呆账、徘徊不前的外汇储备等,给这些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增加
了难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