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继续采取措施振兴经济 日期:1999-05-25
【新税网北京05/25/99信息】 已持续近两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仍在冲击
缅甸经济,致使缅甸物价上涨、缅币贬值、外资锐减和外国驻缅甸公司撤离。
据缅甸国家计划和经济发展部发表的财政、经济和社会状况报告透露,19
96年12月,缅甸的通货膨胀率为16.2%,而1997年12月则猛升至
29.5%,虽然缅甸官方迄今尚未公布该国最新的通货膨胀指数,但是,人们
普遍认为,缅甸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1997年底的水平。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刚爆发的时候,缅币兑换美元的市场汇价为1
60缅元兑换1美元,而现在则猛跌至350缅元兑换1美元,缅币贬值一倍还
多。
据缅甸中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1998年流入缅甸的外资仅为2.4
7亿美元,仅分别相当于1997年的12.56亿美元和1996年的23亿
美元的1/5和1/10。
迄今,已有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日本等国的近30家外国公司从缅
甸撤走。
为了防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缅甸加大了应付危机的力度,采取了一些新
的措施,主要包括:
突出农业的优先地位,将大批荒地租赁给私人经营。据缅甸官方发表的统计
数字,自从今年1月缅甸政府出台了将荒地租赁给私人经营的措施以来,缅甸政
府已把467370公顷的荒地和沼泽地租赁给私人经营,其中,伊洛瓦底省9
8820公顷,仰光省23490公顷,勃固省29970公顷,马圭省943
65公顷,德林达依省219510公顷,掸邦1215公顷。租赁荒地的工作
仍在全国各邦、省继续展开。
为了调动私人承租荒地的积极性,缅甸政府采取了四项优惠政策:一是免费
租赁,承租人不必向国家缴纳土地承租费;二是租赁期可长达30年;三是无须
向国家申报,可自行将其生产的农产品的50%出口国外,四是免征用于农业开
发的包括农机、农药和化肥在内的农用物资的进口关税。
加速私有化进程,将越来越多的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营企业
租赁或拍卖给资金雄厚、懂技术、善管理的私营企业经营。迄今,已有近100
家国营企业被私有化,其中包括在60年代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的私营企业。
缅甸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最大的举动莫过于缅甸政府于不久前将该国最大
的国营钢铁厂约玛钢铁厂租赁给缅甸私营企业经营。
鼓励生产和使用进口替代商品、提高奢侈商品的进口关税。从1999年1
月1日起,对用外汇销售和购买的商品征收8%的外汇商业税。拓宽集资渠道。
缅甸政府宣布,将发行由政府担保的抵押债券、公司债券、或通过其他方式从国
内或国外集资,以解决该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负债过多,
缅甸政府规定本财政年度贷款总额不得超过700亿缅元(约合2.33亿美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