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近半年的亚洲经济形势 日期:1999-05-25
【新税网北京05/25/99信息】 已经持续了20多个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与
经济危机不但使各国伤筋动骨,而且气血两亏,内伤和外伤都很严重。据亚洲开
发银行最近的报告,东南亚各国1998年经济下降达6.8%;韩国和香港都出现5%
以上的负增长;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连续五个季度下降,这是二次大战以后从
未有过的严峻局面。
不过根据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的报告,认为亚洲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近半
年来沉疴似乎已出现了起色,在某些领域里还初露曙光。这首先表现在各国货币
对美元的汇率比较稳定上。从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底,韩元基本上稳定在1200韩
元兑一美元;泰铢也在37铢上下波动,菲律宾比索和新加坡元也没有大的起落。
即使是印尼盾的处境也略有改善。其次是各地的股市也都摆脱谷底有所回升。三
四月间受到美国股市上升的带动,都出现上涨势头。新加坡、香港、汉城都创一
年来的新高。这种局面出现与利率普遍下降、外资流入也有很大关系。第三是凭
借这一年多货币贬值后的优势,出口也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储备上升,
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经常项目都出现顺差,有的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第
四是局部的经济领域已有所回升和复苏。香港的地产市场和旅游业都出现了可喜
的现象。韩国在今年一季度扭转了经济下滑趋势,增长率达3.1%,成为亚洲地区
复苏最强劲的国家。
然而,正如世界银行4月份发表的全球金融状况评估报告中所说,虽然亚洲
地区出现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但是“危机尚未结束”,而且“比预期的更加持
久和严重”。该银行的官员说,世界银行希望告诫人们不要沾沾自喜。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出:“金融危机的结束和健康经济增长的恢复
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对经济复苏起关键作用的需求状况目前并没有大的改
善,甚至继续处于萎缩之中。特别是失业问题成为最大的困扰。韩国今年2月失
业率达8.7%,创30年来的最高纪录;香港的失业率也超过6%,而且预期还会
进一步增加,印尼的状况更糟,泰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没有一份稳定的工
作和正常收入的情况下,人们对消费必然是十分小心谨慎的,消费需求上不去,
整个经济就很难会有大的反弹。
从对外出口来说,近半年有所改善,靠的是货币贬值优势。现在竞争更趋激
烈,美国经济增长放慢,日本经济仍在萧条中挣扎。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在这种
大环境下,“亚洲出口不能迅速恢复”。现在各国都在注意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的调整。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值得注意的是,亚
洲各国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仍在增加,这就使前景阴晴不定。所以,英国《金融
时报》认为,现在“还没有一条迅速从亚洲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摆脱出来的捷径”,
在“恢复正常运作之前至少还需两三年时间”。
最近,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年度报告预计,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1999
年预计平均为0.8%,其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都在平均水平以下。韩国可
能增长2%,到2000年以后,才可能有较为正常的增长。美国《商业日报》引
用专家的话说,亚洲要到2002年,才可以“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看来,
亚洲经济的复苏确实还要经历一段漫长的道路。然而从长远来说,前景还是光明
的。新加坡《联合早报》说:“明天,亚洲的天空不会是灰色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