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内收入署执法并不都规范 日期:1999-05-20
【新税网北京05/20/99信息】 美国的税务机关常常以其为纳税人良好
的服务自居,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去年,美国《新闻周刊》、《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相继揭露了美国内收入署
(简称国税署)的斑斑劣迹。
国税署目前拥有11.5万多人的征税大军,依照1400多页的税法、1.
47万页的条例和规定以及20万页的说明,向全国的纳税人征收70多种税。
1997年他们总共征收了1.5万亿美元的税款,占联邦政府全部收入的95
%,为国家聚敛钱财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由于税务官员拥有很大的权力,如有权确定纳税人欠了多少税款,对
拖欠税款者进行多少罚款,没收多少财产甚至把他们送上法庭吃官司等,加上众
多的纳税人很难弄懂那些汗牛充栋的税法、条例、规定和说明,便导致某些税务
部门及官员大钻空子,进行“黑箱作业”和非法活动,从而成为令人痛恨的害群
之马。
国税署在公开的守则中规定,对于没有缴纳税款能力的纳税人,只有在尝试
他的偿还能力之后,才可以考虑是否没收他的财产。但在该署内部却有一种不成
文的制度,即根据没收财产的多寡来评定工作人员的表现,并与奖金分配挂钩。
如俄克拉荷马市国税局,每年都规定工作人员要没收多少财产,倘若你完不成定
额,你就难保自己的饭碗。于是工作人员从一开始就用坑人的办法来大打“搜刮
没收战”。近年来,他们每年没收的纳税人的财产都是全国平均数额的8倍之多。
由于该局“没收成绩”突出而受到国税署的嘉奖。
科罗拉多州的纳税人沃尔德因为在一次税务纠纷中漫骂了一名税务官员,不
料3周后突然收到国税署的一份通知,命令他必须缴纳32.5万美元的税款,
并威胁要没收他的连锁服装店。沃尔德不服,跟国家税署打了一场大官司。后经
查实,证明他才欠了3500美元的税款。由于被骂的那名税务官员滥用职权进
行报复,并有意向一家报纸透露了这位纳税人的税务状况,侵犯了隐私权,联邦
法庭判决国税署必须向沃尔德赔偿32.5万美元的损失费。
佛罗里达州的法官海勒,曾经代表一家揭露国税署进行非法侦探的报纸跟国
税署对簿公堂。国税署怀恨在心,对他进行特殊的税务“审查”,5年后控告他
“逃税”30万美元,又过了5年,通过税务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他坐牢6
个月。海勒进行上诉,上诉法院经过审理,判处国税署和有关人员向海勒赔偿5
50万美元,并以该案到此结束为条件达成和解。原来,国税署的官员使用买通
假证人的卑鄙手段,故意对海勒栽赃陷害,企图打击这个“刺儿头”。
华盛顿的朗格夫妇,做个体生意的本钱不够,就利用出租自己的住房筹措资
金,维持商业活动,并照章纳税。不料,一年后国税署却通知他们缴纳2000
美元的“逃税”罚款。朗格夫妇要求作出解释,在遭到漠视后,他们走上法庭打
官司。法庭调查澄查,原来国税署把他们订阅《华尔街日报》的费用也算作经商
活动来课税。此事被《洛杉矶时报》披露后,被传为国税署在许多坑人丑闻中一
个普通而典型的笑话。
鉴于舆论对国税署的抨击声浪日高,坑人风波日益激起民怨,国会举行特别
听证会。听证期间,一些纳税人来到会场,声泪俱下地愤怒控拆国税署的官员如
何滥用职权强迫他们缴纳本来不该缴纳的税款,以及如何使用非法手段没收他们
的财产等。他们有的被迫关闭自己的公司,有的甚至被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面对公众和国会压力,克林顿总统于1998年10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
会,宣布将开始整顿国税署。他说:“任何人的住房和汽车及其他财产,都不应
当由于政府的不负责行为而受到威胁。政府官员不能滥用职权,不能对公民粗暴
无情……”他宣布,禁止国税署根据没收财产的多少来评价工作人员的表现,要
求国税署在指控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时候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不能随意进行罚款
和没收财产。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普通公民参加的委员会来监督国税署的工作,同
时要开设免费电话热线,让当事人随时打电话询问纳税问题和揭发国税署的弊端
正。 (a99051900403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