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行高级副行长斯蒂格利茨畅论中国改革和全球经济 日期:1999-07-29
【新税网北京07/29/99信息】 7月21日,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带着
他的大作———《中国:第三步改革的构想》造访北京。这位身居世界银行高级
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要职的美国人,在不足5天的日程中,与中国国家领导人
和有关部门负责官员就中国的中期发展战略方向、对改革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以及世界银行如何继续帮助中国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25
日离京前,斯蒂格利茨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论中国、亚洲乃至世
界经济大势。
盛赞中国改革业绩
斯蒂格利茨对中国的经济很有研究。他说,任何观察中国发展的人,都应当
对中国的高速发展留有深刻印象。从人类历史上讲,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
就是最为显著的。因为,中国成功地在非常短的时期内使那么多人口脱贫,同时
保持着高增长速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俄罗斯和前苏联国家。10年前,中国的国
内生产总值(GDP)是俄罗斯的一半,而现在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一半。在向
市场经济转轨方面,中国比其他国家成功得多。
斯蒂格利茨指出,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关键因
素是什么,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人们普遍认为,重要原因是中国强调创造新
的就业机会和建立新的企业,各个地方部门在建立新的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方
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强调保护社会资本和增强社会凝聚力,
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中国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
知识差距,包括建立起更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也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中国今后改革的建议
基于对中国经济问题近20年的了解和研究,斯蒂格利茨此行终于提出了对中
国第三步改革的构想。他认为,20年来,在进行了以农村改革为主的第一步改革
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第二步改革后,中国目前的条件和15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中
国经济的未来增长需要更大程度地取决于市场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考虑第三步改
革的问题,这包括至关重要的公司结构治理、立法与法治问题。
斯蒂格利茨说,第三步改革应建立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在住房
建设、增加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制度、金融部门重组和企业改革五个重点领域的
改革。他认为,中国应抓住新世纪来临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应对以下三大关键性
挑战:一、进一步突出以发展国内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继续将对外开放
作为补充。过去这些年,中国主要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但作为一个大国,
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完善监管制度,实施竞争政策,从而不断刺激经
济发展。
二、加强经济稳定性,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风险,减少经济波动
的频率,减轻其社会后果,尤其是对个人的影响。
三、加强社会凝聚力。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以及城市化等重大社会和人口的发展趋势,维护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是最重要的一
项改革。因为,中国要避免前苏联部分地区出现的丧失社区感和损害社会资本的
象,重要的是要建立全国的社会安全网,而且应有较高程度的地方参与,通过集
体行动和社区组织等渠道及时反映最底层的声音。
还应强调的是,把城市建设成一个既适于居住,又适于工作的地方,因为城
市在发展高效率的国民经济和刺激国内宏观经济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样,也
要减少中国地区间差距,尽量消除阻碍物资和人员流动的因素。
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第一步改革和第二步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所有的
改革也是不断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比如,第二步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住房制度
的改革,对于刺激国内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亦将成为第三步改革的一个重要
内容。
另外,建立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第二步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作为化解风险的第三步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建立起强大的社
会凝聚力。因此,中国在进行第三步改革中,还须深化第一、二步改革。
亚洲经济复苏与国际金融改革
斯蒂格利茨对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势头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
从整体讲,亚洲各国在过去30年中保持了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而且,促使其经
济高增长的基本要素目前仍然存在,如高储蓄、高教育水平、亚洲人的工作态度
以及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等。
他说,在这一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挑战,这就是建立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好的、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一些有关的法律、法
规,以及破产法、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监管机制。
他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目前走出了低谷,而且复苏速度
之快着实令人惊奇,尤其是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复苏速度最为突出。然而,就地区
的整体而言,日本经济的颓势是亚洲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大
国,如果日本的经济继续呈缓慢增长或下滑的趋势,那么整个地区的恢复就会十
分困难。
斯蒂格利茨说,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关于全球金融体系的再设计和重新
调整一直都是热点问题,有关的讨论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大家普遍认为
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
国家确保资本流动稳定性的政策,比如智利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
广泛接受。
他指出,人们的观点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大家普遍认为
应当解除所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现在人们认为进行银行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是稳定金融战略的重要部分。对银行实行有效监管,对于发达国家的放贷行为和
发展中国家的借贷行为都是同等重要的。目前各方都在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巴
塞尔标准所规定的一些事宜,也在研究对冲基金、高付贷机构和银行、金融市场
等问题。大家同时意识到,对破产行为的管理进行改革非常重要。总之,引起市
场不稳定的因素已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与此相关的改革正在着手进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