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经济病”有多重? 日期:1999-07-16
【新税网北京07/16/99信息】 俄罗斯自从采取“休克疗法”转变其经
济体制之后,其经济形势一直动荡不安。俄罗斯政局经常变动,事实上,其经济
的不稳定因素远远多于其政治上的变数。自亚洲经济危机之后,俄罗斯也陷入严
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特别是1998年的俄罗斯更是达到“病入膏肓”的地步:银行
系统处于半瘫痪状态:卢布曾在3个月内跌幅高达200%,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大
幅波动;大部分工业企业半停产,失业率为11.7%,失业总人数达850万,人民
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经济下滑幅度高达6%。
根据俄1999年预算案,俄今年的GDP将下降3%,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0%以
内,美元兑卢布的汇率为1:21。然而,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俄今年的GDP将
下降6%— 6.5%,甚至8%— 9%,工业生产将下降3%— 5%,甚至是7.5%
— 16%;美元兑卢布的汇率将超过1:35,实际汇率早已经小于1:2,通涨率将
至少要达到68%,甚至会达到1555%;预算赤字最少为GDP的2.1%,最多
可达5%— 7%;外汇储备将减少至110亿至95亿美元。而国际舆论也更倾向于赞
同国际机构的预测。
据报道,俄罗斯的新旧外债加在一起高达1500亿美元,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
是到期没有偿还的。仅1999年应该偿还的内债就有660亿卢布,外债为175亿美元
(约合4025亿卢布),两项合计绝对已是天文数字。据俄总统特别代表扎多尔诺
夫7月13日透露,俄今年已偿付了45亿美元外债,年底到期应偿还的外债数额也相
当于这个数字。不过,有数位经济专家对此说法很是怀疑。
尽管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国峰会”上,西方7大国有意减免俄罗斯的大笔债
务,但是,俄罗斯最大的债权国德国却说“不”。即使能够免除俄部分债务,俄
罗斯也还必须等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米”下锅。俄罗斯虽然通过调解科索沃
危机增加了自己借钱的砝码,但西方与国际组织所承诺的与俄希望得到的还是相
差太远。在其庞大的债务问题解决之前,俄再借新款势必将更加困难。
就在俄前总理普里马科夫经过艰苦的努力使经济稍有好转迹象时,5月12日,
俄政府又再次更迭,经济危机未了,政治危机又来。而且,今年第四季度,俄又
将进行杜马选举,这势必又会影响俄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另据最新消息,7月13日,俄总理斯捷帕申和中央银行行长格拉先科签署联合
声明,重新确定俄政府今年的主要经济方针,确定旨在增加联邦收入的政府预算
政策,将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确定在2%;加强税收行政管理和重组银行;对所有
经济领域进行大规模结构改革;推行严格的货币信贷政策,实行外汇浮动汇率并
在年底增加外汇储备;对国有债务的管理进行单独列项,促进解决内债问题和重
组今明两年到期的苏联外债,对重组短期国债结果作了说明;确定了预算赤字的
范围等。
舆论认为,俄最新采取的措施是积极的,然而,即使这些措施能够全部到位,
也仍然难在今年之内扭转其下滑的经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