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日本经济出现好转但困难仍存 日期:1999-07-12
【新税网北京07/12/99信息】 因国内经济不景气而备受世界传媒批评
的日本政府最近频频出手,推出一系列振兴经济计划。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日
本经济正在逐步走出谷底,出现了缓慢复苏的征兆,但复苏之路仍存坎坷。
本月5日,日本经济审议会提出了一项新经济计划,描绘了未来10年日本
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指出日本将从明治维新以来的“近代工业化社会”向21
世纪的“智慧型社会”转变。8日,小渊政府又向议会提交一项价值45亿美元
的特别预算案,目标是创造70万个就业,刺激劳动力市场。经济企划厅长官日
前透露,日本不久将实施另一项补充预算,以刺激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日本经济好转主要表现在公共投资大幅增长、住房销售和住宅建筑开工持续
增长、信息通信器材和家电等旺销、企业利润增加、国际收支和个人金融资产增
长、一季度经济大幅增长等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季度增
长1.9%,折合成年增长率为7.9%,大大超出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料
。近日发表的衡量日本经济景气状况的重要指标短观调查进一步呈现好转迹象。
小渊政府因之显得有些踌躇满志。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济的种种好转表现主要是日本政府去年以
来采取的各项财政、金融政策在起作用,并非经济已进入自律性恢复阶段。去年
秋天,日本出台了一项价值24万亿日元(200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一揽子
方案,如今已开始有所收获。但从经济的深层次上观察,日本经济还存在着“债
务过大、雇佣过多、设备过剩”的三大难题。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债务过多。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破产企业和企业负债额增多,金融
机构贷出去的资金安全性下降,新的坏帐不断产生。另一方面,由于地价不断下
跌,金融机构拥有的作为贷款抵押的不动产的价格持续下降,致使其资产大幅贬
值,不良债权(呆帐和坏帐)增加。专家估计,日本目前的实际不良债权至少在
50万亿日元以上。而老龄化则使庞大的养老基金问题日渐严峻。
企业信用下降,融资难度增加。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导致其放贷能力减弱,
引起信贷紧缩。企业得不到生产所需资金,又拖经济复苏后腿。
雇佣过剩。据经济研究机构推算,目前日本一些企业职工过剩情况严重,至
少在10%-30%之间,少数企业高达一半以上,这些剩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
待遇就是企业很大的负担。而男性失业率的上升使一些人疾呼,曾经是日本经济
发展中的“三件利器”的终身雇佣制有可能面临“下岗”命运。
设备过剩。由于需求不足,生产设备严重过剩。据日本经济企划厅计算,1
998年第三季度,日本企业的过剩设备值85.9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全国
1997年度设备投资的99.4%。日本 的电力、冶金、石油化学、汽车制
造、机床等行业都宣布废弃过剩设备、减少投资。经济企划厅日前发表的调查显
示,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最早要到2000年度以后才能恢复。设备投资是经济增
长的支柱,设备过剩将导致企业在今后数年内的投资减少,严重影响内需的恢复。
设备过剩还导致生产和供给过剩,造成物价不断下跌,企业收益恶化,赤字企业
增加。
日本政府的紧急经济对策虽然阻止了经济衰退,但从长远来看,政策采取的
保护性措施又阻碍了经济结构的改革,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成本等结构性问
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影响企业活力。日本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前景
依然不容乐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