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告别黄金时代 日期:1999-07-09
【新税网北京07/09/99信息】 7月5日,英国政府开始出售首批黄金
储备,这是计划分三批拍卖总共390吨国家黄金储备的第一步,待整个出售行
动结束后,英国将只剩下300吨黄金储备。受此影响,国际市场金价持续下跌,
一度创下20年来的新低。种种迹象表明,黄金的保值作用将日益削弱。
英国政府此次出售黄金储备对黄金市场的冲击是深远的。因为黄金一向被用
作防范通胀的手段,政府如果“缺钱”,应当是印钞票或发行公债,而不应当出
售支持货币币值的黄金,但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已经不支持这种论调。1
931年英国央行正式拒绝“英镑兑黄金”,等于政府早已不视黄金为“后盾”。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宣布美元与金本位脱钩,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固定汇
率制至此宣告结束,并催生了国际货币投机——外汇买卖,黄金作为货币商品的
“法定”地位也日见沉沦。如今英国政府以如此高的姿态出售黄金,再次宣告黄
金的货币商品地位可能一去不复返。实际上,不仅英国,全球许多国家和国际金
融机构近来也纷纷削减黄金储备,如欧洲的荷兰、比利时,美洲的阿根廷、加拿
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曾大量抛售黄金,瑞士不仅将瑞士法郎同黄金脱钩,
而且表示将出售相当于其一半黄金储备的1300吨金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
计划将300亿美元黄金储备中的10%变现。在国际金融电子交易日见普及的
时代,黄金作为国际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也是促使黄金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
因。特别是黄金的储备成本相当高,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认为,与其让大量金块
躺在国库中睡大觉,不如换成更具活力的储备和投资品种。
另外,黄金生产国仍在不断增加产量,也是促进金价持续滑落的原因。黄金
商人表示,目前各地金矿出产黄金的成本价介于每盎司180美元至240美元
之间,平均价格每盎司为220美元。国际黄金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价。许多人预
测,今后的黄金市场将是“价格有跌无升”的市场。
金价的持续下跌对一贯热衷收藏黄金的亚洲人来说影响更大。由于金融风暴
的冲击,亚洲同样出现对黄金需求减少的迹象。据报道,1998年亚洲是黄金
净沽出地区,今年又出现“趁低吸纳”的现象。英国政府大规模公开的出售黄金
的行动,应该会唤醒亚洲人的黄金梦。作为装饰,黄金的美学价值不可低估,但
作为货币商品,甚至纯粹商品,黄金已经失去了长期持有的价值,这是投资者不
得不承认的现实。
在香港,金价每盎司已经下跌42港元,跌至2372港元,金饰店的生意
也因此而有所起色。香港一些金商表示,近些日子买金饰的人多了,不过对于不少
市民来讲,买金保值的时代可能已经成为过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