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反经济危机的财税措施 日期:1999-07-09
【新税网北京07/09/99信息】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迄
今已持续近2年,导致东亚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社会骚动。位于这场金融危机
发源地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如何运用财税措施来摆脱目前困境的呢?
1999年2月,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该预算称,目
前左右新加坡经济的四大因素是:金融市场恐慌仍未完全消失;美国股市可能出
现调整;日本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复苏;本地区一些国家(如印尼)发生动乱。针
对以上外部环境,新加坡政府在新的财政预算案中采取了一些有力的财税措施,
以摆脱困境,走出危机。
削减商业成本,确保企业继续得到流动资金
新加坡政府认为,在商业总需求下降的危机时期,削减商业成本对保持经济
竞争力尤为重要,从98年11月开始,政府实施了一个105亿新元的综合成
本削减计划,包括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及交通开支等各项成本。由于时滞效应,
目前这项计划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但已得到舆论界与投资者的普遍好评,
称其在危机时期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将推动经济自信心。成
本削减计划离不开广大新加坡民众的支持,他们接受了15%的工资削减措施,
在经济上蒙受了一定损失。
在削减商业成本的同时,政府也强调要确保企业得到充足的流动资金,其措
施包括提高信贷额度和每个公司的贷款顶限,并且让更多的本地企业享受这一优
惠。从98年4月至12月,超过4.7亿新元的贷款被批准发放给广大企业,
短期贷款则增加了五倍,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要。
推动市场多元化,鼓励投资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决定了其经济的对外
依存度较高。在亚洲金融危机情况下,许多投资者对亚洲望而却步;每年吸收1
2%的亚洲出口品的日本经济持续疲软,加之邻国印尼政局动荡、社会骚乱,又
给新加坡的出口贸易和吸引投资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新一年的财政预算案中,
新加坡政府特别强调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吸引国际资金,以加强同全球的商业、
贸易联系。
贸易发展局将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扩展欧美等传统市场的需求和巩固在区域
市场的资源这三大策略,达到以上目标。经济发展局也将更有力地吸引外来投资,
包括派遣更多职员驻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以达到在99年吸引75亿新元
制造业投资和15亿新元总商业开销的目标。
政府于去年底推出放宽投资奖励计划(LIAS),给予新设备和机械上的
新增投资30%的免税优待;对于符合更严格规定的高增值投资,给予高达50
%的免税额。
发展具有活力的金融债券市场是新预算案的重点项目。在公司税务的变动中,
有五项涉及到对金融债券市场上的优惠,包括:让在新加坡有永久机构的非居民,
也能够在合格债券的利息收入上豁免缴税,只要其不是用在新加坡营业获得的收
入来购买那些债券;对初级市场交易商从买卖新加坡政府债券中所得的收入豁免
计划;由本地合格的小型基金经理管理的海外投资资金,所取得的收入豁免缴税;
金融公司一般准备金减税的条件进一步放开,以加强金融公司的财务根基,并使
整个金融体制更健全和稳定。
除了金融领域,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将获得一些税收优惠。新加坡政府自19
86年以来推出营业总部计划(Operational Headquarters),给予获营业总部
地位的公司以10%的合格收入优惠税率。新的预算案将这项优惠进一步强化,
在新加坡进行至少一项重要全球性功能服务的营业总部,将能享有税务豁免。这
将鼓励外国公司及跨国公司在新加坡投资,推动其经济增长。为了减轻合同制造
商(即通过承包活动加工半成品再销往国外的制造商),特别是以海外客户为主
的合同制造商在消费税方面的负担,政府推出新的税收优惠计划,允许代海外客
户将制成品运给国内客户的制造商免交消费税。这个计划将增加合同制造商的出
口竞争力。此外,还有其他税收优惠措施来鼓励投资,如“在主要出口商计划”
下注册的贸易商,从后勤公司经营的保税货仓中搬移货物时免缴消费税,以消除
本地后勤公司在现有消费税制度下所处的竞争劣势;给予国际展览主办机构及在
新加坡主办国际会议的公司延长减免税优惠,使新加坡成为国际展览和会议城市;
给予浮置生产储存卸载船和浮置储存卸载船免税,以扩大其船运活动,补足新加
坡世界第三大炼油与贸易中心角色。
着重发展教育和经济基础设施,建立新的经济优势
在采取短期政策应付目前困境的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不忘把眼光放在将来,
开展未来增长所须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和科技,为摆脱经济危机作好准备。
在新的预算年度,新加坡的税收收入预计是241亿新元(占GDP的1
6.9%),比上一年度下降31亿元或11.4%;经常和发展开支是29
2亿新元(占GDP的20.5%),比上年上升5.6%;经常赤字51亿
元(占GDP的3.5%)。在这种收入下降,赤字增加的情况下,新加坡政
府并没有放松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教育部今年总开支达57.2亿新元,占GDP的4%,其中34.1亿
元(59.7%)是经常开支,比去年增加了5.7%;其余23.1亿新元
(40.3%)是发展开支。教育部将拨出2.5189亿新元用于发展新计
划,包括资讯总发展蓝图、高等学府资讯科技训练的需求、建筑和扩大学府的
计划。在经济困难的形势下,教育部今年仍将加强招聘新教师的工作,新增职
位有5481个。两所大学的拨款也高达12.3亿新元。另外,个人所得税
方面,政府规定个人在学术及专业资格方面作进一步进修,或者进修同他们在
商业、贸易或工作等方面有关的职业课程,都获准在实际的教育开支上得到高
达2000元的减税额,新的预算案将这个减税顶限提高到2500元,以进
一步强调终生学习和提高技能的重要性。政府虽因此而减少税收约400万新
元,但它将给国家的未来竞争力带来不可限量的好处。新闻及艺术部的开支也
比去年增加了10.5%,其中拨给图书馆管理局的款项占了其总预算的最大
份额37.8%,达1.3974亿新元,这也足见新加坡政府对文教事业和
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视。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交通部的拨款是21亿新元,比上年略有下降,
但仍保证了对陆路交通的拨款,以用于地铁和轻铁的兴建;公共住屋的资本开
支为22.6%亿新元,比上年增加21.6%,主要用于组屋翻新和其他组
屋区的发展计划。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会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创造良好的
投资环境,为走出危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新加坡政府仍不忘保护环境和节约
资源,针对柴油驱动车严重污染空气的情况,政府将给予购买新车取代其旧柴
油驱动车的车主一年的加速折旧津贴,以提高空气质量。另外,政府将按计划
提高水费、耗水税和污水处理费,以促进公民节约用水。
帮助个人和家庭渡过困境
随着经济的萎缩,民众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政府推行的削减成本计划,使
许多新加坡家庭蒙受损失。政府在给予部分企业帮助与扶持的同时,也没有忘
记个人和家庭在经济走下坡路时面对的困难,在税收和福利制度方面给予某一
些优惠措施。
首先是将个人所得税回扣从1998年5%恢复到10%,政府将因此损
失2.75亿新元的税收收入;其次,给予住在建屋局组屋和租贷组屋的新加
坡公民房租和市镇会杂费回扣,此项开支约3900万新元;再次,为协助低
收入家庭应付水费的调高,政府将提供水电费回扣和每月杂费补贴,此项开支
约7300万新元。
此外,社会与社区服务开支比重从上年的37.8%增长到39.1%,
政府增加了对托儿服务的拨款,增建家庭服务中心,课余托管中心和老人护理
院。这些计划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民众生活带来便利。
从整个预算案来看,新加坡政府采取了比较谨慎的预算政策。由于税收收
入下降幅度较大,政府也相应地削减了许多部门的开支,包括交通部、卫生部、
人力部等,政府公务员总工资也削减了15%。51亿新元的财政赤字将全部
从现任政府所累积的盈利中拨发补足,正如其财政部长胡赐道博士所称,新加
坡政府采取的是“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此外,该预算案在采取短期政策应
付目前困境的同时,注重将眼光放在将来,开发未来增长所须的基础设施、增
强国民技能、重视教育和环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i990603303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