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未放弃“强势美元政策” 日期:1999-09-21
【新税网北京09/21/99信息】 随着日本经济连续2个季度的正增长,
日元近期大幅度上升,并创下了对美元汇率的近3年新高。面对着日元的飚升,
日本中央银行在9月10日开始入市干预,但美国始终没有追随日本入市进行干预。
尽管一国央行是否有能力干预外汇市场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但美国政
府无视美元快速下跌,是否代表着美国已经放弃了过去的"强势美元"政策?这一
焦点问题关系到美元中长期的走势。
笔者认为,美国新任财政部长萨默斯有放弃前任财长鲁宾的强势美元政策,
但他并不是通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在短期内影响美元走势,而是倡导改善
经济基本面为美元强势重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势美元政策虽合乎美国利益,有
助保持通胀低企,提高美国工人的购买力。但对于有关美国会否入市支持美元的
问题,萨默斯暗示,基本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远高于替市场进行导航。在外汇理
论中,有观点认为,汇率是由金融市场所决定的,但却影响整个经济基本面。当
金融市场失灵而呈现非理性,使汇率偏离基本面时,政府应干预外汇市场。
事实上,政府何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的程度如何?关键是如何定义
金融市场失灵。一般往往以政府或央行所设定的汇率目标为标准,一旦市场汇率
偏离此目标,就认为市场非理性。但是事实上,市场汇率并非一定为央行设定的
汇率。表面上,汇率应由金融市场交易决定,但进一步看,金融市场上本币与外
币的供求关系却都决定于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市场交易者密切注意各种政治新闻
和经济数据,评估其风险,形成自己的预期,并以此进行交易,以求自己的资产
组合能够效用最优。没有基本面的变动,哪有金融市场的变动。相反,在市场看
来,央行设定目标汇率区的做法并非明智。因为,央行无法比市场更了解本、外
币的需求,而预先求出均衡汇率为多少。所以,若央行坚守某一目标汇率,则最
终只会向市场提供冲击的目标,增加投机者获利的机会,这才是"政策失灵"。
因此,从萨默斯对美元弱势的种种反应看来,他是并未放弃强势美元政策。
事实上,早在1995年初,克林顿政府就决定除非情况危急,否则一般不入市干预
美元。美国财政部上一次积极入市干预美元兑日元汇率是在1998年6月,距离再
上一次的干预接近2年。由此可见,美国财政部不与日本联手入市,已是克林顿
政府的共识,而非萨默斯一意孤行的结果,况且鲁宾"强势美元政策"背后的理念
是,只要政府坚守有效的经济政策,汇率自然会走上应有的轨道,强势美元不是
人为推高的结果。美国目前的情况是国债负担沉重,赤字不断创出新高。美元即
使在人为干预下走强,其基本也是不牢固的。因此,真正从根本上保持强势美元
政策是:让国内的出口商、制造商在弱美元情况下休养生息,等待国债减轻,赤
字下降时,重新保持强势美元政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