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洗钱”丑闻--克里姆林宫的悲剧 日期:1999-09-06
【新税网北京09/06/99信息】 克里姆林宫目前正经受着“洗钱”丑闻
的冲击。如果调查证实克宫有关人士确实与此事有染,那么,一个重大的抉择 --
去还是留--将摆在叶利钦总统面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政府都对此事表示了严重关切,克里姆林宫如果不
能洗清自己,那么,可以肯定将失去IM F和美国的支持——失去他们的支持,差
不多意味着叶利钦政权一角的坍塌。更为严重的是,国内的敌手们是不会放过这
次机会的。
随着12月份议会选举和明年6月总统选举的临近,俄国政坛差不多完成了重
组,斗争也日趋白热化。在这场斗争中,克里姆林宫已经陷于“孤立无援”的困
境(普里马科夫一智囊语)。被叶利钦提拔起来,然后又被撸下去的人,几乎都
与克里姆林宫保持一定距离,更何况普里马科夫,卢日科夫等重量级人物已成了
克宫的对手。在这个背景下,“洗钱”丑闻无疑使克宫组织力量突围的希望变成
了泡影。
表面上看,叶利钦总统的最大政治失误是未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坚固的政治基
础。他是有这个条件的。但是,“洗钱” 事件再次显示了,上述失误不过是国家
沦为个人手中玩物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罢了。自俄国承接苏联遗产开始私有化运
动、国家给每位公民一万卢布以后,国家就远走高飞了。在一些人那里,它成了
惨痛的记忆,在另一部分人那里,它成了一个故意制造出的幻象,以便借机聚敛
财富,总之,国家变成了一个隐匿起来的精灵,有些人遭到了唾弃,有些人得到
了青睐,受到青睐的人在它的护卫下,很快就成了大富翁,然后就开始向政权进
军。权力私有化进行得如此彻底,以至于总统职位都完全成了某个人的,而且还
要依靠“洗钱”才能获得一个合法的、安全的未来。这当然是总统的悲剧,同样
也是俄国的悲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