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国家货币为何疲软 日期:1999-10-13
【新税网北京10/13/99信息】 最近一个时期,东南亚国家货币处于疲
软状态。在金融危机缓解之后,东南亚国家货币为何停止反弹而再度走低?这一
趋向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动荡?这些问题令人关注。
今年上半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随地区经济形势的好转强劲反弹。6月份,
菲律宾比索和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已从危机最严重时的45比1和50比1分别回
升到38比1和37比1左右,贬值最为严重的印尼盾也从去年初的12000
盾兑1美元升至6500盾兑1美元。
可是7月份以来,这些货币开始走低,与美元的汇率持续小幅回落。在9月
底和10月初,泰铢和比索对美元汇率均曾跌至41比1,为近一年来的最低点。
印尼盾也一度下滑至8500盾兑1美元。
分析家认为,近来东南亚国家货币走低的原因与金融危机严重时不同。那时
候,货币投机活动、经济形势恶化和投资者信心不足是东南亚货币贬值的主要因
素。但最近则主要是受各自国内因素、地区问题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
首先,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平均将利率下调约8个百分
点。而美国却于6月和8月两次提高利率,缩小了东南亚国家货币和美元的利息
差。一些人因此抛出当地货币,购入美,给东南亚国家货币施加了走低的压力。
以菲律宾为例,今年上半年菲央行连续20次降息,短期国库券的利率从年初的
13.5%降到8.4%,为过去12年来的最低水平。但随着美元利率的提高,
许多投资者又纷纷将比索换成美元保值。 其次,有关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因
素影响到本国货币的稳定。近来印尼盾的疲软走势与东帝汶问题和社会骚乱等因
素密切相关,而泰国许多公司最近因急需偿还到期的外债,纷纷购入美元,导致
美元供求失衡,泰铢因此下跌。另外,泰国银行严重的不良债务问题仍在影响泰
铢汇率的稳定。由于地区内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这些国家货币走低又直接影响
了邻国的汇市。
第三,东南亚国家货币因贸易竞争而竞相贬值。东南亚国家是地区和国际市
场上的竞争对手,维持低汇率有利于本国的出口竞争。因此,近来只要一个国家
的货币出现下跌趋势,其邻国的货币也马上跟进,有意让其适度疲软。
第四,东南亚国家央行的“袖手旁观”策略也是重要原因。由于贸易竞争的
因素,东南亚国家央行近来普遍采取了不干预市场的政策,宣称让市场需求决定
本国货币的币值。菲律宾等国家的央行不但没有提高利率来避免货币继续下跌,
相反,它们还在准备适时继续下调利率。
专家认为,由于近来东南亚国家货币走低的原因不同于金融危机严重时的情
况,加上这些国家的经济已进入复苏轨道,东南亚再度出现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极
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