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储蓄利息税管窥 日期:1999-09-30
【新税网北京09/30/99信息】 《国际金融报》消息,目前,世界上有
43个国家和地区将储蓄存款利息收入作为个人税收所得的一部分,纳入征税范围。
此外,有些国家,如埃及还对利息收入征收动产税(税率为32%)。出于维护经
济利益的考虑,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居民纳税人所有利息收入均计入
征税范围;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对非居民纳税人仅就本国利息或汇出
利息收入征税。
一般而言,利息税征收有两种税率模式:分项比例税率制和综合累进税率制。
所谓的分项比例税率制是指同一个纳税人各种所得中,利息所得按单独的税率计
算,以独立的方式纳税。而综合累进税率制是指将同一纳税人利息所得作为总所
得的一部分,依据统一的所得税率表课征。在43个国家和地区中,对利息所得实
行分项比例税率制的有18个,如意大利、日本、泰国、匈牙利等国。税率最低为
0%,最高达44.75%,多数国家税率低于20%。其中有些国家未将利息所得税
纳入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内。也有一些国家,如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在统一的
个人所得税内,对利息所得采用特殊税率。其余的25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综合累进
税制,如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等欧美国家,税率从0%至60%不等。相比
之下,分项比例税率制操作简单、计算方便,但是完全忽略了所得税的收入分配
功能。
不同来源的所得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不能全面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可能出现综合收入高的人反而缴纳较少的税。而且,比例税率难以实现税收的纵
向公平。相反,综合累进税率制具有公平税赋的优势,个人的各种所得项目皆纳
入累进税率表中,所得汇总和税率累进均符合按支付能力纳税的原则,从横向和
纵向上对税赋进行了公平分配。但是该模式对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纳税申
报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税务审计有较高的标准需要进行年终汇算清缴,税收征管
成本较高。尽管如此,目前世界各国还是逐步倾向选择采用综合累进税率制模式。
出于保护工薪阶层,鼓励居民储蓄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需要,各国在征
收利息税的同时,都规定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具体而言,一种是对不同性质的居
民减免税,另外一种是对不同种类的储蓄减免税。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参差不齐,
出于维护公平的考虑,要求有税收上的差别对待。因此,各国对利息税一般都采
取了个人特许扣除,如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减免税。
另外,为照顾低收入阶层,很多国家对在一定储蓄额度下的存款利息所得免
税,英国对从国民储蓄银行取得的第一个70英镑收入免税。日本对利息税的减免
程度更高,该国利息所得与个人所得税税基长期独立分离,实行单独的宽免和较
低的比例税率,从二战后一直到1989年,日本对“小额”储蓄利息坚持基本免税
的政策,据统计,按照此制度,享受这项免税优惠的储蓄利息约占个人储蓄利息
的60%至70%。
此外,许多国家还针对不同性质的储蓄实行相应的税收优惠。美国对养老保
险允许开立免税储蓄帐户,雇主可设立一种被称为401(K)的退休储蓄帐户,雇
员自愿存入的钱可以免税,只有当人们退休后取走时才需纳税。另外,未能参与
雇主设立的退休储蓄帐户的人或是收入较低的人可以以个人名义把钱存入免税的
个人退休帐户。在美国,有1/3的个人储蓄享有这种税收优惠。而韩国则对在国
家储蓄机构或其他特别指定机构存款额的5%进行税收抵免,对某些特殊性质储蓄
帐户中的个人储蓄按15%进行税收抵免。英国居民的国民储蓄计划取得的全部利
息免税,银行和建筑会社5年定期存款利息免税。还有很多国家对邮政储蓄实行免
税,以体现邮政储蓄不同于一般储蓄的作用。
同时,各国对储蓄利息收入的征收一般都采取源泉课征,即在纳税人取得收
入时,由支付者根据税法规定从收入中扣除应纳税的数额,然后将税后收入支付
给纳税人。在综合累进税率制国家,同时采取了预提税款的办法,即在银行环节
预先按一定比例进行扣缴,到年度申报时,再将利息收入列入应税所得统一计算
税款后,将已扣缴的税款从中抵免,多退少补。
为配合利息税的税收征管,各国通常实行纳税编号制度和存款实名制度。政
府为每一个纳税人设置一个纳税编号,用于记录纳税人的所有信息,并作为纳税
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备的基本凭证。如在个人就业时要出示纳税编号,否则不
能就业或按照最高税率纳税;在银行存款时要出示纳税编号,以便税银联网,计
算税款;在领取社会保障金时要出示纳税编号。
同时,纳税编号一经确认,终身不变。
纳税编号制度的实行,不仅使税务机关能够及时掌握纳税人的最新情况,而
且有利于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以加强对纳税人的监控。而存款实名制
度本身并不是征收利息税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采用综合累进税率制,则必须实
行存款实名制度。居民到金融机构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
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因此,
实行存款实名制度,可以加强资金管理,防范金融作案,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个
人的不正当财产,有利于加强国家税收管理和实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