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观点——日本应构建多样化的金融体制 日期:1999-09-28
【新税网北京09/28/99信息】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今日讲话提出,对
银行资本的过分依靠,阻碍了日本过去为经济长期复苏所做的诸多努力,日本应
尽快构建多样化的金融体制。
格林斯潘为出席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研讨会所准备的发言稿
中,对日本扩充政府财政开支与货币供应,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各项工作进行了
肯定。不过,他认为仅仅这些步骤本身可能远远不够。“还有必要在金融体制多
样化中取得巨大进步,事实证明这是推动长期复苏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不是唯
一的”。格氏没有评论美国最近的经济发展,以及利率等话题。
发表上述讲话前,格林斯潘刚刚参加完西方七国高级财政、经济官员会议,
议题集中在日本经济问题上。9月25日举行的西方七国集团会议上,日本对欧
美成员国作出他们一直渴望听到的保证,即日本继续扩充货币供应,扶持脆弱的
国内经济。对等的回应,七国集团直接表达了对日圆升值的关注,而这一罕见地
态度转变有可能会使“升温过速”的日圆凉一凉。
尽管最近以来日本经济振作的迹象露出头来,但估计增长停滞的状态可能延
续十年左右。经济学家普遍将日本经济矛盾的根源归结为八十年代末泡沫经济的
爆发,日本的银行因此背上了巨额坏帐,造成信贷量剧减。
格林斯潘认为,如果日本的金融体制允许企业通过发售债券,或资本市场的
其它工具较为容易的筹得资金,而不是只依赖那些自身还疲于奔命的银行机构,
日本的状况可能还好些。他对日本金融体制作了这样的描述,“一家‘主要银行’
为核心的联合体制(Keiretsu)下,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特别大。
然而,日本银行危机的后果之一则是持久的信贷恐慌”。在分析两年前泰国引发
的亚洲金融风暴,后扩散到其它新兴国家及地区时,格氏认为,[企业对银行贷
款过分依赖]的问题在这些国家也同样存在。
格林斯潘比较了亚洲金融动荡的规模与美国1990年信贷恐慌的有限危机、
以及一年前资本市场被套牢的暂时影响,然后指出,金融多样性无疑帮助美国经
受住了这些风暴的考验。“东亚类似的折腾一次”,“美国1990年一次,1
998年又一次发生”。他还举例说明,澳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深度和复杂体制,
保护澳洲不受亚洲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虽然澳洲与亚洲有着密切的贸易与金
融关系,但澳洲经济受邻邦经济体的连锁性影响并不大。可以证明,这是澳洲资
本市场良性运行与强健的银行体制的原因。”
应重视金融体制多样化,这不仅是对日本、亚洲其它经济体而言,还有那些
希望增强抗危机能力的环球新兴国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