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 :世界经济出现四大变化 日期:1999-09-28
【新税网北京09/28/99信息】 即将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经
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
告中指出:“今年的全球经济和金融体制在许多方面与80年代或以前的任何时期
相比都已截然不同。”报告认为,过去10年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以下四
个方面:
第一,世界通货膨胀降到了40年来的最低点,堪称一项重大的政策成就。相
应地,通货膨胀在各国间的扩散也减弱了,这是各国货币当局高度一致地把低通
货膨胀作为中心目标的结果。许多国家加强了财政纪律,这也帮助了控制货币和
降低实际及预期的通货膨胀,贸易自由化、许多行业广泛的放松管制、许多国有
企业的私有化、政府越来越不愿意救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和部门、以及各国价格
变动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等,也对全球价格的稳定发挥了作用。报告认为,至少
从目前来看,低通货膨胀减轻了导致周期性不稳定的一种潜在危险,这种危险就
是,在经济上升期的后期出现通胀压力,从而迫使货币当局大幅度地收紧银根。
第二,在发达国家七八十年代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以及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
放松对资本和外汇的控制以后,金融市场出现了快速的全球一体化。其结果是,
私人资本在90年代以空前的规模流向新兴市场国家。
第三,90年代,各国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以及政策传递机制变得更加复杂,
从而使得有必要重新评估一些重要的关系。以前,由于贸易和商品价格传递的结
果,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基本上是正相关的,但到了90年代初期,
当发达国家处于周期性疲软阶段时,许多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却加快了,其原因
是它们内部间的贸易迅速增长(这在亚洲最为突出)以及大量的资本流入。最近,
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后,所有与亚洲有紧密的贸易联系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本
应受到影响,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反而加强了。这是由于,尽管亚洲危机影响
了美国的出口,但大量资本流向了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这帮助降低了美国的利率,
并减轻了美元升值的不利影响,从而刺激了美国的内需。这说明,金融市场一体
化可能促使全球金融资源总是向较有活力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第四,灵活汇率日益盛行。90年代,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实行了浮动汇
率,这往往是为了消除一定程度上是难以持久的钉住汇率带来的危机,除了欧元
区实行单一货币以及香港和阿根廷实行的成功的联系汇率制外,自布雷顿森林体
系崩溃以来汇率灵活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其结果是,汇率能够更清楚地反映
政策和投资机会的差异。各国的决策者越来越认识到,由经济周期引起的汇率变
动可能是有益的,有助于抑制经济周期,只要这种从长期基本均衡汇率的偏离不
成为长期的失调或加剧通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认为,90年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宏观经济状况
高度不稳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两次增长大
幅放慢(1991-1993年和1998-1999年)和较低的经济增长率(90年代全球平
均经济增长率为3%,低于70年代的4.5%和80年代的3.5%)。另外,不稳定
还表现为发生了大量的货币危机,主要国家间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特别是美元对
日元汇率),资产价格此起彼落,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发生了通常与资产价格暴跌
有关的银行危机等等。因此,报告认为,必须要着力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关键性
挑战,如主要国家间的增长不平衡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等,这样才能使新兴市场经
济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并使今后10年的世界经济实现更强劲更稳定的增长。 |
|
|
|
|